中小学来说,我们协会这方面海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储备还显不足,还在开发中。开会、办事还是以务实为好,这是我们协会所追求的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创新与共识往往成反比。目前,双语教育在我省尚处在摸索、实验阶段,还有一些人对此有些疑虑。这很正常。但双语教育在上海、苏州、无锡、辽宁、山东等地开展得很不错,即使广西、陕西这样的西部地区双语教育实验也方兴未艾。我省在双语教育实验探索方面,来势也是很好的。今天参加会议的代表虽然不是很多,但从全省看,北有澧县、南有江华、蓝山、道县和冷水滩,西有怀化的麻阳和湘西的吉首,中部有桃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好东西总会被人认识的。
昨天拜读了姜宏德教授的报告文稿。姜教授说:我们这次座谈会的“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双语教育研讨”这个主题命题很好,在全国也是首创,值得称道。命题揭示的内涵:国际交流是中国对外开放与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需要,国际交流呼唤双语教育,双语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有助于实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姜教授对这个命题的诠释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今后在协会的工作中和双语教育的实验中拓展思路。
“国际交流呼唤双语教育,双语教育促进国际交流”,这就是两者的关系。我想,我们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实践,条件成熟了,准备充分了,我们一定要开这样一个“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双语教育研讨会”,以更好地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关于双语教育,姜宏德教授将有精彩而深刻的报告。杨银建理事长也会有很重要的讲话。我是外行,没有话语权。我可以谈一点感受。 |
|
|
|
各位领导和来宾齐聚一堂 |
|
|
|
与会各位代表(会场一角) |
我有两个外孙出生在法国,一个在幼儿园,一个刚进小学,他们客观的母语是法语,但这几年由于经常回中国,居然可以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了。每次回国,他们都被邀请去电视台做节目,还上了马可、汪涵的“越策越开心”。如今他们可以看懂中文电视剧《西游记》、《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了。我还有个孙子在北京念小学三年级,今年8月随他妈妈去英国读小学,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跟上班了。由此可见,诚如姜教授所说:儿童年龄愈小,其语言习得能力愈强。这里边是有很多规律值得研究的。
这次座谈会,我们印发了一些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中,要求我们推动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向多层次、宽领域发展。省教育厅张放平厅长在我们协会今年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协会能够真正成为湖南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的一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加大湖南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力度。它要求协会把引进外籍教师作为突出的工作重点。他说:为什么我们外籍教师引不进来,除了引进渠道有些问题,还有就是观念问题。比如外籍教师的待遇,有的学校表示每月高于3500元、4000元就不愿意请,这就是观念问题。2004年4月27日全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就要求:力争三年时间使所有的重点高中都能聘请到外籍教师,通过这项举措,进一步加强重点高中的外语教学,促进教学改革。我们感谢欧文主任,感谢巴克兰海外教育集团,在我省外教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他们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但为我们一批远离省会城市的具备聘外资质的县、市中学提供了优质的外籍教师,还帮助我们一些同志转变了思想观念。
说到这里,我想起早两天接到的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给协会秘书处张粹葳老师的一封信。
事情的背景是:我们组织了两届澳大利亚英语夏令营,今年想组织一次冬令营,在《高中生》杂志上登了一则广告。这位农村中学学生看了,给张老师写了这封信,我摘要念一下(略)。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我们的农村孩子,虽然家境困难,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他们也希望到英语母语国家的环境里去学习纯正的英语,但他们没有钱。他们承认我们国家贫富悬殊还很大这个严酷的现实,他们没有怨天尤人。他们为我们出了个主意:能不能每期从全省农村学校选出2—3名英语好、品行好的学生参加澳大利亚英语夏令营?
|
|
由此我又想到上次我们和杨理事长谈到的一个话题:组织全省大中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凡特别优胜者,能不能以免费参加海外夏令营作为奖励?我从来相信:成功和成就恰恰青睐那些家境贫寒而志存高远的学生。这也增加了我们的使命感。
“国际交流呼唤双语教育,双语教育促进国际交流”。我们的工作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一定要为我省教育强省的战略部署做出我们卓有成效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