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据“中国双语教育网”7月15日报道】
2014年暑期,应有关地区学校的要求,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中小学教研中心与协作单位巴克兰海外教育集团国际交流中心协作,举办了“国际理解教育”培训班。成都市石室小学等地老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老师们一致感觉收获颇丰,认为从理论到实践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中小学教研中心应学俊主任担任了该专题培训的主讲。以国家改革开放不可逆转的形势发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有关“扩大教育开放”的要求为背景,详细介绍“国际理解教育”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由来、发展状况,介绍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构成和课程建设的方法途径及有关案例,阐述了“国际理解教育”与教育国际化、汉外双语教育的内在关系,介绍了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实施经验,尤其阐述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验的基本方法。针对石室小学所在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普遍聘请了外籍教师和好几所学校已经开展“双语教育”实验的情况,应学俊主任还就汉英双语教育实验的实施做了专题讲座。运用多媒体功能生动完整的PPT课件,使讲座更加生动、丰富而明晰。
读图:(点击浏览大图)——
|
培训的后一阶段,巴克兰海外教育集团国际交流中心来自英国年近花甲的外籍教师 Mr.Robert John Hale 对老师们进行了英语语言应用方面的提高培训,并以外教的视角,进行了中外文化的某些比较。外籍教师的教学非常灵活而生动,互动性极强。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中小学教研中心主任助理秦凌芳老师担任助教,他还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带领外籍教师和老师们来到阳朔的秀美山水间和以中西文化合璧、双语应用普遍为特色的西街,进行英语语言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的考察以及拓展性实践,在交流的情境中学习语言,了解外国文化,增进“国际理解”……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纷纷感到,为期一周的培训时间虽短暂,天气虽然炎热,但收获确实颇为丰富,对“国际理解教育”以及教育国际化的了解更多,通过拓展性的实际考察和国际交流的体验活动,对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验增加了更多感性认识,印证着理性探讨,底气更足了。□
【延伸阅读】
△ 春运高峰,他穿越数千里风雪严寒来到BUCKLAND(Defying the Severe Snowy Weather and the Spring Festival Peak Traveling Period, Mr. Robert Joins Buckland to Train New Teachers)
△ 第二届“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双语教学研讨会”暨小学双语《科学》教材培训会在成都市举行
△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成都教育国际化意见》的通知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教育国际化的阐述与要求
(本站2014年8月18日转载发布) |
搜索本站更多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