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南溪石 来源:《国际人才交流》2013年第01期 |
【本站按】本文转载自《国际人才交流》2013年第01期。该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主管,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办,为核心期刊。欧美加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巴克兰海外教育集团总经理欧文先生2013年当选为“国际人才交流理事会”理事。 |
2012年12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邀请外国专家代表在这里座谈交流。来自16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代表有幸成为习总书记会见的首批外国客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今天来同大家座谈,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建议。”习近平以一段谦和、亲切的开场白开始了他与外国专家们的对话。在座的外国专家们都拥有深厚的专业造诣,长期以来为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人才培育和对外交流等付出了很大努力,大多获得过中国政府“友谊奖”或入选“外专千人计划”。
来自西班牙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雷诺第一个发言。他首先向总书记表达自己最近到美国、欧洲和非洲出差所接触的各国教授和商界人士对中国领导人新老交替的积极正面的反响,随后即对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养老金以及年轻人才发展等提出建议。“我所在的学院,在内部就创立了两个风险基金,这样我们的学生和校友只要有好的创业想法,就可以从学院获得资金援助。在美国,有很多风险资本,年轻人申请银行贷款和风险基金比中国目前要容易很多。”他提议中国通过融资支持年轻人才创业,同时建立一种机制,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国际视野,彼此关爱的年轻人。
习近平肯定了他的发言。中国科大的德国专家凯瑟琳娜作第二个发言。
凯瑟琳娜现任国际燃烧学会主席,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已经持续10年。她向习近平总书记建议,中国在国家层面积极创造有利于创新和研究的氛围,鼓励有抱负、有好奇心的个人独立、自由地去开展一些仅仅是未来方向性的、在初级阶段无法预测结果的科研工作。在科研成果考核方面,她建议重“质”高于重“量”。最后,她希望总书记能够每年年底和外国专家代表见面,一起回顾过去一年。
习近平听后,向她致谢,并表示她的建议值得重视,将很好加以考虑。
由于时间关系,凯瑟琳娜向习近平所提建议只是她想表达的“浓缩版”。数个小时前,凯瑟琳娜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座谈会上就中国科技发展一口气提了四条建议:第一,建立类似德国洪堡基金这样的机构,支持年轻人才参与国际合作与研究,培育一些独立的自主科研人员,使他们的科研领域方向以及成果能够向多层次发展;第二,更加注重年轻人的培养,因为他们更有创新力,有更多的好奇心,在学校或者科研院所,要让他们更快地独立并且成熟起来;第三,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增强交流与合作,使科研更加多元化;第四,科研评价向多样化发展,除了一些量化的内容,还可以有一些同行的评议,权威专家的评议等,他们对于本专业的了解更加客观,比生硬的数字更有效果。
第三位发言的是中国商飞的美国专家谢里。谢里说:“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希望每个领导人、管理者、教师和为人父母者能够为他人作出表率。另外,在教育方面,目前大学课程内容与业界需求有相当距离,有些管理项目的技能应当成为大学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
习近平说:“你的两点意见令我印象深刻,一是环保要每个公民以身作则,二是解决大学教育与现实脱节问题。谢谢。”
最后一位发言者是来自烟台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保加利亚专家布拉高夫,他高度赞扬十八大,认为人民的利益和体制之间有着充分的互动,他向总书记介绍了自己在烟台的合作研究,并感谢中国为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习近平认真倾听专家发言,不时低头记下要点。“友好之情溢于言表啊。”布拉高夫的发言给习近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了四位专家的发言,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各位对中国的发展进步关切之情。所提的建议都很中肯、很有见地,我们会认真加以研究采纳。”四位外国专家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未完,点击这里浏览下页)
(本站2013年2月17日编辑发布) |
|
|